Search

適逢《全面啟動》十週年,剛好有機會再重新看一次。然後再次被諾蘭複雜又精密的設計,以及在這些劇情齒輪背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適逢《全面啟動》十週年,剛好有機會再重新看一次。然後再次被諾蘭複雜又精密的設計,以及在這些劇情齒輪背後總離不開人心的那股癡情給打動。

諾蘭是出了名的著迷於「時間」,這次看發現 2010 年的《全面啟動》其實像是預表著 2017 的《#敦克爾克大行動》,兩部片都是在講三個互相牽引卻又獨立運轉,最終疊交在一起的時間軸。《#全面啟動》用的是三層夢境:在貨車上的一週=飯店中的六個月=雪地碉堡的十年。《敦克爾克大行動》則是以陸、海、空的三個角色視角,分別體現了大撤退行動的一週、一天、一小時。後來想想,其實 2014 年的《#星際效應》,不也是如此嗎?地球上有一個時間軸、橫越星際的太空船也有一個時間軸、而困在星球上的/被黑洞吸進去的,也是一個獨立的時間軸。

諾蘭精巧地把玩著這些時間軸,雖然確實複雜而有的時候不好消化,但目的都是為了找到各個時間軸/平行時空的關鍵交會時刻,傳達一種超脫於、穿越時空的不滅情感。《全面啟動》講的是李奧納多與亡妻的愛情,《星際效應》則是刻畫一段錯過了大半輩子的父女親情,《敦克爾克大行動》則是在講一個個小人物在大時代下集體的家國之情。該死的,到底是誰說諾蘭冷冰冰沒有情感的?諾蘭大概是最悶騷的導演之一吧,心中的情緒都快滿到胸口了,還要裝酷用科幻片、戰爭片的外殼來掩飾自己的倔強。就好像是片中他標誌性的「英雄背對鏡頭」的畫面,這樣臉上的眼淚和惆悵才不會被人所見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三部片不約而同都是由 Hans Zimmer 配樂,片中畫龍點睛的插曲--Edith Piaf 的 “Non, Je ne regrette rien” 和英國作曲家艾爾加的《謎語變奏曲》,也都蔚為風潮。(P.S. 《天能》的配樂將由《黑豹》金獎配樂家 Ludwig Göransson 譜寫)

這個月諾蘭的最新作品《#天能》(Tenet)就要上映了,而且從預告看來,諾蘭又要玩「時間遊戲」了(這次走一個時間倒轉路線)。《天能》被賦予了「疫情後重啟電影院的第一部強片」之重責大任。無論這樣的期待終究是否是不切實際或可被滿足的,相信熟悉諾蘭作品的影迷,都可以在當中看出諾蘭隱藏其中對電影的熱愛,以及對世界的無盡關懷。

咱們戲院見!

-

以前年輕時寫的影評:
【《星際效應》:燃燒咆嘯、怒吼抗拒天光沒滅】
https://danslecinema.tw/2014/11/insterstellar/
【《敦克爾克大行動》:英雄神話的解構與重建】
https://danslecinema.tw/2017/08/dunkirk/

-

“Inception” poster by Chris Skinner;
“Interstellar“ poster by Rudraneil Mukherjee;
“Dunkirk” poster by Edgar Ascensao.

#inception #interstellar #dunkirk #tenet
#ChristopherNolan #Nolan #HansZimmer
華納兄弟台灣粉絲俱樂部


Tags:

About author
哈囉大家好,歡迎來到【丹眼看電影】,我就是那個丹。 原本此專頁的英文名要取作 "Dan Cinema",沒想到臉書上有個遙遠的陌生人,姓氏就叫做 Dancinema ,也因此這個網址就被註冊掉了。轉念一想,改以法文的 "Dans le Cinéma" 為名,意思是「在電影院之中」,好像也蠻有意境的,而且法文就是潮。 近幾年網路上厲害的影評寫手們早就多到數不清了,但我不想走太文青的路線,我沒有太多電影基礎知識或文筆訓練,我只想用我的方式跟大家分享我最近看片的心得。另外就是仗著自己的一點語言能力優勢,以及宅宅的個性,每天都掛在國內外各大影視網站。與其自己獨享,不如將一些有趣的消息分享給大家。 我個人是比較專攻歐洲三大影展跟美國好萊塢的片,藝術片跟商業片都喜歡。至於國片、中國片、日韓片及東南亞等地區電影,我會努力攝取,但主力不會放在這邊。 總之希望可以創造一個影迷影痴的舒適圈園地,邀請你一起加入。然後也希望不要三個月後這裡就雜草叢生。請大家多多指教,讓我們一起切磋討論、一起享受電影吧!
丹眼看電影,全心感受光影之美 電影評論|影壇消息|影展動態|獎季分析
View all posts